Search

【沒有eID也不會怎樣,不是嗎?】

昨晚上 公視有話好說 的節目嗎?有看到的朋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沒有eID也不會怎樣,不是嗎?】

昨晚上 公視有話好說 的節目嗎?有看到的朋友,應該可以發現我常常是這個尷尬表情:囧。

不是我想幫內政部的這張 eID 辯護,曾經我也對整個 eID 推行過程提出質疑,從不透明的招標流程到各種資安規格的疑慮,很多環節都讓我充滿擔心焦慮。

我想強烈主張的是,台灣進入數位治理的必要性,發行一張 eID 卡只是前往這個目標的初步基礎建設。這次看了 內政部 部長徐國勇與 唐鳳 的直播後,我認為內政部有意識到 eID 帶來的隱憂,並願意限縮這張卡的功能範疇。比起不久前把 eID 講得天花亂墜的浮誇,這次以保守態度面對質疑,讓民眾可以自由選擇開啟或關閉晶片卡功能,並且要求各機關不得強制要求使用晶片卡,我覺得很可以。明年有試辦我應該會來開卡,然後如果沒有刑責上的問題的話,當起白帽駭客幫忙檢測資安!

但我國政府的數位轉型,不能只是內政部的事;應該由國發會,或是正在成立中的「數位發展部」承擔這個責任,做全盤的規劃,推出數位治理專法:除了《數位身分證法》,還要補強翻新《電子簽章法》、《開放資料法》、《數位個資法》以及《資安法》等等。這點許多學者專家都已提出建言,我翻譯的愛沙尼亞基礎數位架構電子書也已開源上網:http://eid.hsiaoa.tw ,歡迎隨時參考。

#台灣ㄧ定要eID嗎?沒有 eID 又會怎樣?

節目上主持人問我這個問題 ,「其實也不會怎麼樣」我說。事後想想,沒有 eID 的確不會怎麼樣,對你我的生活不會有影響。2007年台灣高鐵營運前,如果我問大家,為什麼要花這麼多錢蓋高鐵?坐自強號不行嗎?為什麼要蓋捷運,這麼多錢補助大家坐公車多好?沒有捷運又不會怎樣?

在賈伯斯推出第一支 iPhone 前,大家有覺得沒有智慧手機會怎樣嗎?在1990年就有幸使用電腦的朋友們,當時你有覺得人生沒有網路會怎樣嗎?

但現在大家能想像沒有高鐵、智慧手機甚至沒有網路的生活嗎?

科技的採用在生活日常中常是緩慢的,身為工程師的我深有所感。而政府的數位治理科技更是如此。昨天面對主持人的提問,我沒有說出口的是:

#什麼都不做代價又是什麼?

這個答案從愛沙尼亞的統計中,或許可以找到一些端倪:
2019 年愛沙尼亞人在線上用 eID 跟政府各公家機關進行了近 22 億次的交易。愛國的線上交易換算回台灣等於台灣人去一趟政府機關辦事的勞力,假設每次跑一趟機關要花一小時,這等於才 130 萬人口的愛沙尼亞,光利用數位治理就現賺 22 億小時的勞力成本,而這還不包括省下的公務員相對勞力支出,加上去的話總和說是 50 億小時也不為過。用最低工資 158 元每小時來計算,是 7900 億台幣,平均每個台灣人每年現省約 34,000 元,

而這僅只是130萬人的使用量,代表台灣在足夠數位化的前提下,只要有約 5 ~ 10% 的人開啟晶片卡就能達到此種經濟規模。

出門走到巷口公園,看著我們的下一代,看著這些一出生就會滑手機的小朋友,這個問題一直纏繞在心頭:什麼都不做,代價又是什麼呢?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我是蕭新晟,大家都叫我「蕭A」。
View all posts